问答题 2010年10月25日,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。10月28日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,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。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,到通过,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,共审议了4次。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,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,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,而且也可以看出来,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,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,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。第一,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。第一次审议的时候,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,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,也是公民、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。运用哲学知识分析“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有一些亮点,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”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、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。
问答题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,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,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,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,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。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,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。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?
问答题 材料:海南处在连接东南亚和东亚的交通要冲,是必经的海上通道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建设,海南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和条件和基础,如洋浦保税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其航运条件、保税条件和基础条件已经得到极大的提升,逐渐成为航运中心、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。为了充分发挥海南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,2010年1月4日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为国家战略。有关专家认为,《意见》的出台将使海南积极融入中国——东盟自由贸易区,利用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,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,以此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角度,说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理论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