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考题

问答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。当前,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,对构建和谐社会,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。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。孔子主张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;孙中山提倡“大义所在”,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,反对“重私心而忘公义”;中国共产党倡导“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”的社会主义义利观。 用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》的有关观点分析材料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。

问答题 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。山东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“中国蔬菜之乡”,在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。 上世纪80年代,寿光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,使蔬菜深冬生产成为现实,“寿光蔬菜”随之迅速发展。90年代,寿光周边地区的蔬菜需求日趋饱和,面对挑战,寿光加强批发市场建设,促进蔬菜外销。市场打开了,交通运输却成了新问题,寿光扩大投资修建公路,努力克服这一困难。“中国蔬菜之乡”的日益兴盛,离不开寿光人的勤劳智慧,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各种惠农、扶农政策的大力支持。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。

问答题 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同、无私奉献、严谨务实、勇于攀登”的航天精神,在基础较弱、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,奋力拼搏、集智攻关,迎难而上,攻克了一个个尖端课题,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,完成了从“神一”到“神八”的研制。2011年11月3日和13日,“天宫一号”顺利实现与“神舟八号”两次对接,一举使中国成为掌握太空对接技术的第三个国家。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,我国还将在今后5年间发射“天宫二号”、“天宫三号”两个空间实验室。第三步,如果顺利,中国有望在2020年之前在太空建造有人值守的空间站。 我国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和规划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?